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实施纲要》为核心,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以“社会主义荣誉观” 为导向,以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道德意识,通过在大学生团支部组织丰富多彩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以开展的各项活动为例,从而提高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廉洁从教的意识,增强广大师生干净做人、规范做事、遵纪守法、诚信待人的自觉性,为建设纯洁和谐校园,使全体师生理解廉政的内涵、明确“廉政文化进校园”对于“树立大学师生正确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净化学生心灵,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将来能够更好的为祖国和人民服务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
一、活动安排
活动仅仅围绕大学生有关廉政文化进校园为主题展开,主要通过组织学习和社会实践等,多层次多方位、多层次加强大学生廉政反腐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荣辱观教育等主题教育,分版块,持续性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通过实际动手操作等感受活动的重要性,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廉政建设的重要性
1、主题: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
2、活动形式:团支部学习会议
3、主要内容:
1) 廉政的基本内涵
2)新时廉政建设的特点
3)新时期廉政建设的路径
4)廉政文化与大学生教育的关系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对大进行法制教育,内容非常广泛,重点突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和精髓。它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问题。不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等,也就不可能透彻地理解怎样才能依法治国、建设社主义法治国家。所以,懂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知识,进而让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心中扎根,是所有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们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修养,其中当然包括将要肩负起建设祖国重任的大学生们。同时,这将成为大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的重要工具。如果我们对在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离开了这个根本,就会走上歧途。
1、主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2、活动形式:团支部学习会议
3、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是一个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不是抽象的高尚的人文精神,也不是资产阶段的损人利已、唯利是图的思想,它要求全国人民都要发扬大公无私和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和道德。
因此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廉政文化建设至关,是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必须要学习的内容。
1、主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
2、活动形式:团支部学习会议
3、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四) 关于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现状及路径分析
1、主题: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2、活动形式:团支部学习会议
3、主要内容:
1)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内容
2)制作资料、图片展示的宣传海报
3)制作调查问卷,分析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现状及路径,并作实践报告
(五)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1、主题: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2、活动形式:团支部会议
3、主要内容:
1)每人写一篇学习心得,挑选部分同学演讲
2) 表扬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团员
3) 总结活动所得和经验
本次活动共有新传院所有团员,党员参加。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2011
京ICP备060599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