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我院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目的,以“六个一”活动为载体,开展安全文化进校园活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
1、开展一次宣传活动。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橱窗、校园网、班级宣传栏等宣传安全知识,通过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张贴标语口号及条幅等形式,全面普及安全知识。
2、举办一次知识讲座。按照不同年段学生特点,举办有针对性的教学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学生放电、防火、防溺水常识,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杜绝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组织一次疏散演练。结合本校实际,参照省教育厅《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认真组织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学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安全防范能力。
4、进行一次案例分析。组织教师对外地发生的校园安全事故进行深刻剖析反思,以案为鉴,举一反三,认真查摆学校安全工作隐患并及时整改。
5、开好安全教育课程。以省编安全教育读本为蓝本,并结合本校实际开发校园安全教育读本,纳入校本课程,经常性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6、举办一次知识竞赛。以班级为单位,结合2013年河南省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网络竞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安全知识竞赛。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全第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普及校园安全知识,不断提升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规范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最大限度地消除隐患和减少事故,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校园稳定,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活动主题
长知识、强意识、善管理、压事故、保平安。
三、活动目标
建立起规范化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消除校园硬件设施方面的重大隐患,校园安全事故和伤亡人数零目标。为师生创设一个优美的、花园式的校园环境;创设一个健康活泼、自主生动的心理环境;创设一个民主友爱、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环境;创设一个文明勤学、健美向上的学习环境。
四、活动 容
(
校舍安全达标——校舍无安全隐患;有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的食堂和厕所;有满足师生教育教学需要的教室、校园警务(门卫)室,按规定配备卫生室。
校园设施设备安全达标——有满足教育教学活动需要且无安全隐患的体育场所和活动器材,有合符规范的消防设施(灭火器、消防水带、应急灯等)、防雷设施,有校园报警点等物防设施,有必要的技防设备。校园饮用水源符合相关规定。校园内门、窗、讲台、课桌凳等完好整洁、美观。
校园安全环境达标——校园内无乱搭、乱建、乱堆现象,环境洁净,绿化美化好。
“三落实”即:
校园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安全管理人员、学校门卫管理人员要落实,要有相应的职能职责要求,有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
校园安全宣传阵地落实——有固定校园安全宣传专栏,有季节性校园安全宣传标语,有校园安全隐患警示标志,有班级安全宣传栏,具有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校园安全教育教材落实——有安全教育教师用书和教学光盘,班班有套安全挂图。安全教育课做到有课时、有老师,有计划、有总结,有教案、有笔记。
(二)创建校园安全制度文化
结合学校实际,不断修改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分解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职责,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 底的安全管理责任网络。通过制度的建立健全,规范学校安全管理行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制度的建立健全,逐步构建学校安全管理科学体系,建立行有效的安全管理 长效机制。
1、建立完善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机制,把握动态,跟踪整改,定期排患。
2、建立和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学校安全投入制度、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制度、师生外出活动安全制度、门卫安全管理制度、卫生室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传染病防控制度等。
3、建立 完善学校教学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教师教学安全管理制度、各功能教室安全管理制度、体育课及各类教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工作考评制度等。
4、建立和落实校舍安全管理。
5、建立 完善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学生缺课登记核查制度、学校楼道安全管理制度、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学生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学校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饮水安全管理制度等。
6、建立和完善校园突发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包括:食物(饮水) 毒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治安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自然灾害应急处置预案等。并根据根据情况实施中不断修改完善。
(三)规范校园安全行为文化
1、规范安全管理行为。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工作原则;实行校园安全管理“ 岗双责”制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促进安全工作日检查、周汇总、月报告制度的落实。
2、规范安全教育行为。学校要配备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有安全教育计划、总结、光碟和教材,挂图和宣传标语,班班有学校安全教育专(兼)职教师,安全教育纳入课表。通过“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手抄报、安全知识竞赛、安全主题班队会、安全教育专题宣传栏、升旗仪式讲话、疏散演练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在不同的时段和不同的场合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安全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经常性的警示教育和安全演练提高学生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3、规范学生安全行为。通过共青团等组织,在校内设立文明监督岗、课外活动安全监督员等,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系列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和管理制度、规范和管理行为的实施,规范学生在课堂上下、校园内外的学习、生活行为,让学生懂得健康平安应从细节做起的道理,懂得遵纪守法,懂得用制度和规范来约束自己,懂得礼貌与忍让,懂得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不讲伤害别人话,不做伤害别人 事,学会自我保护,自求平安。
五、活动时间
达到师生充分认识到构建学校安全文化的重要现实意义,安全意识和安全理念不断提高和持续改进,实现师生安全观念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进而形成强烈的安全需求,形成“人人参与,全员共建”的良好氛围,让安全成为一种需求。
工作重点是着力打造安全显性文化,具体为:1、着力创建制度文化。成立创建安全文化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导学校安全文化建设工作。2、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通过校园广播、手抄报、墙壁文化以及其它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安全意义深入人心,逐渐成为师生的一种需求。3、注重环节,层层深入。要结合不同月份、不同主题组织好每项活动。4、着力打造安全物质文化。结合实际,加大投入,配全安全设施设备,提高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创造安全的育人环境。
不断完善和规范校园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安全教育教学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增强安全事故防范能力,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
工作重点: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健全并落实安全责任制;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规范校园安全警示标示、标语;开展安全知识竞赛,规范师生安全行为;举办安全教育图片展、征文,提升安全素质;构建安全行为评价体系,用科学的评价机制促进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
全面提升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成效与经验,让安全成为一种文化。
重点工作:评估验收,总结表彰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表现突出的老师和个人。
六、活动实施途径与办法
1、成立安全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2、确立活动主题、制定活动目标
3、确立学校安全文化建设内容(观念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
4、组织实施
5、总结表彰
七、组织保障
1、加大经费投入。为了保障学校安全文化建设有序推进,学校将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办学环境,使已有教育教学设备设施达到规定标准,保障学校安全文化建设活动顺利开展。
2、加大队伍建设。学校要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主动性,建立学生安全文化队伍,鼓励学生自发参与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中来,保证学生在学校安全稳定中能有知识和文化的收获;同时建立教师安全文化队伍,努力把现有的具有文化专长的教师发动起来,参加到学校安全文化建设中来,对教师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组织能力,提高安全意识与防范技能。
3、加大检查力度。安全文化领导小组成员要不定期的对校园安全文化情况进行排查整改,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对安全工作不重视,对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的人员绝不姑息。
本次活动共有新传院学生和外院学生共计400人参加,并有后勤部,安保部等学校部门予以配合,获得了院长和师生的支持,大家各司其职为活动和计划的开展帮助,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2011
京ICP备060599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