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

  1.教育效果不理想。主要体现在教育过程“前紧后松”,存在“重发展,轻教育”的思想;教育内容单调,学习形式单一,理论联系实际不足,效果不明显;教育方法和手段落后,基本停留在“听报告、读报纸、念文件”的水平,方式方法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活动内容和形式缺乏吸引力,难以对学生党员产生共鸣;“红色网站”建设力度不强,更新维护不及时等。以上这些不足的存在使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青年学生中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大打折扣,使党的方针政策仅停留在学习的表层,很难实现入脑入心进而落实在实践行动中的目标,严重影响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推进和发展。

  2.制度建设跟不上。主要体现在学生入党标准良莠不齐,缺乏规范性,一般以学习成绩作为“硬”条件;党员教育管理不够规范,考核评估体系不健全,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建设跟不上;对高校扩招、学分制改革、后勤社会化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应对措施缺乏研究;党的组织生活重形式轻内容,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青年大学生的特点,亟待改进。

  3.队伍建设较薄弱。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配备不齐,工作力量相对单薄。而学生党建工作却是口径宽、事物繁杂,学生党务工作者人数有限,工作时间短,年纪轻,理论基础薄弱,经验不足,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导致学生党支部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整材料、“推优”和发展党员的工作程序上。此外,高校党建工作投入少,组织活动受场地、经费和学生党员学习时间的限制;党务工作人员培训机会少,培训的内容与工作实际结合度不够紧密等。

  4.组织生活缺乏创新。一直以来,高校党建工作注重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创新问题,但因种种原因,效果不是很明显。首先,高校扩招和完全学分制的推行,支部组织生活会受学生党员课程时间难统一的限制,一般以完成上级组织的理论学习或党员发展任务为主,很少有时间开展创新性的活动。其次,近年来随着高校党建工作的不断发展,学生党员的发展速度有所提升,党支部规模相对较大,但相对成熟的学生党支部书记却比较有限,严重影响支部组织生活的形式创新和质量提升。再次,高校扩招后学生党员的质量相对下降,功利性和自我性增强,虽然思维活跃,但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设想的组织活动缺乏可操作性。因此,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工作存在推进中的实际困难,需改革创新。

  二、大学生党建工作载体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上述问题,浙江理工大学材纺学院以学校开展党建创新项目建设为契机,在全院1400余名本科生、50余个班级、近20个学生党支部范围内深入实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载体创新研究》项目。该项目从完善组织体系、推行党代表制度、实施党员寝室责任制、编印党员工作手册、开展党员年度考评、创建“三型”党组织等六个方面,对大学生党建工作载体创新的途径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1.完善组织体系,规范党建工作。多年来,学院坚持把本科生“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支部设置格局。随着学院部分专业学生党支部的不断壮大,为保障学生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有效开展,学院将学生党员人数偏多的纺织工程专业分成两个党支部,为学生支部多形式、广泛性和有深度地开展组织生活会奠定了基础。同时,为适应新形势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发展需要,学院在原有学生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新建学生党建工作委员会,委员会秘书长由学院组织员(即专职负责学生党建工作的辅导员)兼任,委员会下设组织部、宣传部和理论学习部,负责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制度建设、理论学习、党校培训、组织宣传、党员实践等方面工作。学生党建工作委员会编印《党支部工作手册》,制订《材料与纺织学院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目标实施细则》和《材料与纺织学院学生党员发展流程》,定期下发党建工作指导书和理论学习提纲,制订党支部书记例会制度,定期举办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培训研讨会议,组织落实学院党校分校关于积极分子培训班和预备党员培训班等方面事项。学院通过完善学生党建工作组织体系,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使学院基层党建工作走上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2.推行班级党代表制度,引导学生发展成长。近年来,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很多学校通过编印生涯规划指导书、举办生涯规划讲座、新生始业教育等方式,对新生开展系统的生涯规划教育。为进一步拓宽新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学院尝试推行新生班级党代表制度。为本科新生班级配备班级党代表,并按照《学生党员班级党代表责任制实施方案》开展工作。班级党代表定期给联系班级上党课,介绍入党程序,宣讲形势政策,深入了解班级同学的思想动态和优秀团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引导班级同学作好学业生涯规划,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一般新生班级的党代表和新生班主任助理结合,从大三或研二品学兼优、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党员中选聘。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探索,班级党代表对新生的学涯规划指导、思想动态掌握、发展成才引导等方面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同时,班级党代表们通过定期工作交流、汇报、学习培训等,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获得了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3.实施党员寝室责任制,拓宽信息掌控渠道。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第六部分明确指出: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学院以学生党支部为单位,实施学生党员联系各专业低年级学生寝室的党员寝室责任制度。学生党员根据《学生党员寝室责任制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文明寝室创建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主动联系责任寝室,以党建带团建,以先进带后进,全面提高责任区学生寝室的卫生状况和文明素养,把学风建设与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把引导学生与服务学生相统一,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措施有力的学生寝室建设体系。通过党员寝室责任制的实施,延伸了学院的工作手臂,拓宽了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信息渠道,为发现脏乱差寝室、不和谐寝室、夜不归宿学生及其他问题学生搭建了平台,为学院定期开展学生思想动态研判、排查影响学生安全稳定的隐患因素开辟了新通道。

  4.编印《学生党员手册》,助推党员全面发展。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工作。学院党建工作委员会通过编印《学生党员手册》,记录并督促学生党员发展成长。《学生党员手册》内容涉及入党誓词、入党联系人工作职责、党员寝室责任制和工作记录五大方面。其中学生党员的工作记录包括党员基本信息、成长规划、思想汇报情况、入党联系人工作情况、理论学习培训情况、组织或参加校园文化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情况、寝室责任制、支部会议记录等方面。学院要求每位党员认真填写《学生党员手册》,及时记录学期学年规划、学习、工作等方面情况。学院党建工作委员会定期对《学生党员手册》进行抽查并通报相关情况。《学生党员手册》不仅在督促学生党员时刻牢记党员使命,增强党性意识,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还能促使学生党员有计划有目标地学习和工作,获得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不断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5.开展党员年度考评,查不足、找差距、促进步。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要为学生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搭建一个平台。学院通过下发《关于开展学生党员年度民主评议活动的通知》,开展党员年度考核评议活动。要求各学生党支部在召开年度民主评议前进行广泛宣传,民主评议程序分为党员自评、支部互评、党员所在班级群众满意度测评三个阶段。在自评阶段,党员按照《党章》要求和《材料与纺织学院学生党员目标考核条例》等内容,联系个人思想、学习和工作实际,认真对照检查,肯定成绩、找准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意见,认真填写《学生党员年度民主评议表》自评栏。各党支部在党员自我总结、评议的基础上,召开支部党员述职大会,每位党员在大会上进行年度总结,党支部其他成员对其年度总结以无记名打分方式进行评议,评议讲究实事求是,既肯定成绩,又指出缺点和不足。党支部支委综合支部党员互评分,计算出平均分后记入《学生党员年度民主评议结果统计报表》。评议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在支部评议结束后,由学院党建工作委员会委派同志到党员所在班级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并将党员所在班级群众满意度测评的平均分填入《学生党员年度民主评议表》的相应栏内。各党支部支委再结合党员的自评、互评和群众满意度测评结果,对支部内党员作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方面的评议,其中“优秀”数一般不超过支部人数的5%。最后学院党委结合各支部评议情况,在全院范围评选出若干名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建工作干部,作为先进典型,给予表彰和宣传。

  6.创建“三型”党支部,永葆党员先进性。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建设“三型”政党是新时期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学院及时响应上级号召,积极开展了“三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和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依托“理论学习+主题演讲”党支部理论学习新形式,结合学院每月下发理论学习纲要,组织学生党员开展政治理论、时事热点和先进事迹等内容的学习研讨活动。如通过学习党的历届全会精神、各级领导形势报告会等,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明确努力方向;通过学习钱学森同志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优秀校友周毅吃苦耐劳、勇敢拼搏的志愿服务精神、杨济源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等,激发学生党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无私奉献的主动性和严谨求实的自律性,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党员关注时事热点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习惯,明确党在建设发展中的困难和决心,提高学生党员的是非分辨能力和党性修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是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学院依托“义工银行”,积极开展服务型党支部创建活动。采用义工银行存折的方式,记录学生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间,每次志愿服务之后存入相应的时间值,存入的时间值越多,说明学生党员付出的爱心服务越多。此外,学生党员通过结对低年级学习困难生、义务献血、义务支教等方式,积极服务需要帮助的同学和他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服务群众,展现党员的良好形象和先进性。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大学生党建工作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与时俱进。学院通过开展学生党支部创新项目申报立项、党员带头组建科研兴趣小组、组队参与学生科研竞赛等方式,开展创新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努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作者:冯飞芸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党委副书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2011
京ICP备06059985号